第312章 朱元璋的智慧(1/4)

叶云流跟随百姓来到城东,这里已经挤的人山人海。

毕竟国公府出售自家土地,这可是大新闻,谁不想来看热闹。

叶云流没有往里面挤,他只是亲眼来看一看此事的真假。

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是真的就离开了。

之后他又去了好几个地方,确认勋贵抛售土地的情况。

事情是真的,可真正的疑问却并没有解决。

勋贵为什么会支持这个政策?

别说什么与国同休,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之类的话。

道理大家都懂,但关系切身利益的时候,谁能那么理智?

在利益受损的时候,反抗才符合人性。

皇帝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说服这些勋贵的?

为了寻找答案,也为了了解新政走向,他在凤阳停了下来。

然后利用家族关系,去了解详细情况。

部分勋贵确实在处理自家土地,有的是分家,将土地挂在子女名下,有的分给了族人。

还有的出售给别家。

实在卖不出去,则低价卖给朝廷。

毕竟大明民间并不富裕,一次性抛售那么多土地,确实很难卖掉。

更何况,有购买能力的一般都是地主,自家的地都超额了,又怎么会去买别家的地。

也就是说,能买得起的不敢买,想买的买不起。

最后大多数土地,还是落入了朝廷手里。

不过叶云流还是很快就发现了异常,并不是所有的勋贵和军方将领,都支持新政。

真正支持并积极配合的,只有公侯级别的高级勋贵。

更准确的说,是加了‘开国’字号的公侯。

剩下的勋贵和将领,相当一部分表现的不情不愿。

看到这些信息,叶云流反而觉得正常了。

这才符合人性。

开国公侯支持,大概率是和皇帝达成了协议。

下面的勋贵和将领,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他们的话语权太小,上面的公侯支持,他们也只能跟着去做。

现在的问题就是,皇帝到底是怎么说服开国公侯的。

然后……他就没有继续往下打听了。

这个问题连自己都能看得出来,朝中那群老狐狸岂能看不出来。

可也没见谁去打听。

知道有这回事儿就行了,打听的太多只会惹祸。

接着,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家里,劝家族主动配合新政,否则必遭劫难。

如果曾祖父还活着,他不会担心。

但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了。

之后,他将注意力放在了阶梯性收税本身。

即便有勋贵支持,事情也没有那么容易。

他想看看,朝廷要如何来推行这个政策。

然后他就看到了。

事情很简单,杀。

朱元璋亲自出面掌控大局,先是利用户部尚书邱广安,将十几個官员下诏狱。

并按照邱广安的弹劾奏疏,将户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余名官吏,贬谪到云南、辽东为官。

还不等这些人去上任,锦衣卫再次出手,将其中半数擒拿入诏狱。

罪名有的是对皇帝心怀怨愤,有的是贪腐。

大家都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

尤其是文官群体,生怕自己突然就被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