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救赎。(4/5)

陈锦之想了想,将理由归结为同情。

因为从前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并没有人愿意在她被孤立和奚落的时候伸出援手。

她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温柔,只是旁人在解读她的行为时自动添上了太多的滤镜。

但如果要说起来的话,不光是这个“温柔漂亮转校生”的身份是伪装,其实“天才爱豆Iris”也是。

她不热爱舞台,不喜欢聚光灯,也没有那么多热血的梦想。

比起爱豆,陈锦之更像是演员。

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所以就花些心思去扮演好那样一个角色。

正常孩子的成长是生理和心理双重成熟的过程,而陈锦之的成长大概可以形容为一种学习的过程。

学习如何出演一个完美的人类,不断模仿和改善。

起初的小陈锦之以为事事做到完美就是最好,但这样的话,接触不多的旁人倒是看不出来什么端倪,而朝夕相处的阿姨就会觉得不对劲了。

小陈锦之曾经听到过阿姨跟别人打电话,说觉得她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

从不向家长提要求,跌倒受伤了也不哭,不要玩具,不要零食。

她住在这个家里,就像是一只时刻保持警惕的流浪猫,根本养不熟的那种。

有时候自己看到她的眼睛,居然会觉得害怕。

电话那边的亲故笑了几声,说她怎么会被一个小孩给吓到?

阿姨“呀”的一声,严肃地说什么她怀疑这孩子是不祥之兆,说不定恶鬼转世一类的,克死了她的亲生母亲也说不定。

这时候的阿姨以为她初来乍到,听不太懂,所以说这么难听的话的时候也没避开她。

其实小陈锦之已经自学得差不多了,她的语言天赋很不错。

她听懂了每一个字,但只是装作不懂的样子,端着盘子站在门口,磕磕绊绊地说:

“.?(阿姨,吃饭?)”

见她简单的几个常用词语都说得这么困难,阿姨自然放下心来。

从那次以后,小陈锦之在脑子里给自己的学习笔记又加上了一条。

完美即不完美。

至少在童年阶段,偶尔的撒娇和犯错是有必要的。

记忆回溯到这一段,靠在窗前的陈锦之想,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是在妈妈去世之后那段日子吧。

周围邻居们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看看隔壁锦之,多么可怜,又多么坚强懂事。

其实也只有陈锦之自己知道,她没有那么坚强。

不然也不会在妈妈寻求安慰地问她:“是不是没有妈妈会更好?”的时候,有那么一刹那间的犹豫了。

虽然她最后给出的答案总是:“不是的妈妈,我们会好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