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两封书信(3/3)

直到田丰挺身而出,询问道:“明公,不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田丰开口询问,堂上重新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绍身上。

其实袁绍此时是最尴尬的,但他没法说。

因为事实证明了不参与勤王的后果,有多恶心人。

田丰询问了之后,袁绍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他故作高深道:“之前朝廷论功行赏,分封扈从天子东归的诸将,此事诸位都已经知晓了吧?”

袁绍这话一出,堂上变得更加安静了起来,几乎落针可闻。

场上的都是聪明人,如何不知道袁绍可谓是颗粒无收。

曹操得了头奖,获封了大将军,总览朝政。

刘备得了次奖和里子,获得骠骑将军,还特旨加了大字,同时要都督东南豫、徐、扬三州,可谓是拿到了最大的实利。

就连杨奉这种白波贼出身的西凉武将,都混到了车骑将军。

在袁绍兵锋之下,颤颤巍巍苟且一方的河内张杨,也得了位比三公的卫将军名号。

听说接下来还要再大赏群臣,封赏一批名爵,保底都是列侯。

可偏偏袁绍竟然颗粒无收,连个嘉奖的旨意都没有。

前些天消息刚传来时,州府中当日就打死了好几个下人,被拖出城外乱葬。

可见袁绍为此事是发了大火的,而且还很尴尬,只能在府中下人身上出气,甚至都没法和臣子商量。

不提坚持迎奉天子的沮授、田丰、审配的河北派了,就是郭图这拒迎派的领军人物,袁绍一样没脸见他。

毕竟真正第一个在袁绍面前提出迎奉天子的,可就是人家郭图啊。

随后在得知袁绍忌惮敌视献帝,担心献帝勾结河北士人架空自己的心思之后,郭图又立刻改换门庭,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了拒迎天子派的魁首,更为袁绍拿出了理论依据:“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尤其是最后这一段话,把迎奉天子的缺点说的非常清楚,完全体现了郭图媚上谋身的实力。

在历史上,曹操就被这段话折磨的痛不欲生,后期甚至躲去了河北邺城。如果不是汉献帝手段太次,曹操还真有不小的可能为汉献帝做了嫁衣裳。

人郭图都这么努力了,袁绍哪里有脸去怒斥郭图失算?

袁绍自己也是要脸的,他还担心伤了忠臣郭公则的心呢。

因此,天子大封诸侯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邺城,但不论是袁绍,还是其麾下的河南、河北派臣子,都仿佛没有这事事似的,大家都装作不知道。

倒是没想到袁绍居然主动提起这事情了,还大张旗鼓的把大家都给找来,难道是有了什么意外?

天子给明公的加恩到了?

沮授和田丰对视了一眼,可明显不像啊。

“诸君,我这收到了两封书信,一封来自于兖州,一封来自于徐州,恰好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袁绍说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个戏谑的笑容:“朝中有奸臣。”

众人惊讶的望向袁绍,如沮授、荀谌、辛评等有急智者,眉头已经悄悄皱了起来。

袁绍继续说道:“孟德来信,说他上奏朝廷,欲拜我为大司马,都河北冀、幽、并、青四州州事,但为玄德所阻,天子偏信玄德之子刘封,故此不允。”

众人闻言,顿时哗然。

唯有沮授,田丰、审配、荀谌、辛评寥寥数人面不改色。

袁绍看了一眼堂下,目光在上面五人身上顿了刹那,随后拿起另外个帛书又自顾自的开口道:“玄德也恰好来信,说他上奏朝廷,力荐我为大司马,都河北冀、幽、并、青四州州事,却为孟德所阻,天子偏信孟德,惧其兖州大军,故此不允。”

这一下子,堂下直接炸锅了。

就连沮授等人的脸色也有些变化。

这曹孟德和刘玄德真乃是一对妙人也。

其实如沮授等人心里已隐约有些猜测,只怕这俩人都在撒谎。

真正下大力气阻挠明公上位的,唯有天子是真。

曹操和刘备两人不过都是见风使舵,趁机陷害对方,欲使袁绍与对方为敌也。

“诸君,绍得此二书,也是糊涂了。”

袁绍脸上带着浅笑,似乎心情还挺好,只见他将两卷帛书统统扔到了身前的案几上,笑吟吟道:“诸君,此二人究竟是谁负我,在巧言骗我,诸君可有真言教我?”

实际上,袁绍表情看似轻松,肚子里却是一肚子的怒火。

先前迟迟得不到天子的加恩诏令,就已经足够让他颜面无光了。

结果曹操和刘备居然还来了这一手,两人都在自己的跟前陷害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