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教育与科举(3/5)

而汉国的大学,其实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七所。

其中两所还是陆海军的军校。

这五所所学校分别是位于西京的西京大学,皇家科技大学。

金山市的金山大学,北门市的北门大学,以及红山市的红山大学。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汉国的教育几乎都集中在加利福尼亚这片汉国开发力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其中这些大学每年会拿出一部分奖学金,用来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

在他们毕业后,还将获得考科举的资格。(在汉国,参加科举考试,大学毕业和中学毕业都可以,但大学生相比于中学生,更有优势。)

而科举考试也分名次,只不过没有了以前的什么秀才,童生。

只有一个进士,以及一个前十名入内阁秘书处的机会,其实就是重点培养的意思。

而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官,还得先在各部们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下方地方。

以三年为一期考核,按地方经济,治安,以及文化情况做为评判的依据,其中优者升迁,弱者留。

如果在几次之后,还是原地踏步,那基本属于这辈子也就那样了,这样的人,也就找个地方衙门,丢进去,做小吏了。

当然,现在这一切才刚开始。

汉国原来的选官制度,其实是很原始,要么就是像早期严俊那样,在刘家堡干了那么长时间,郁郁不得志,用一纸策论,给自己打开出路,要不然就是互相提携……

其实这个时期汉国是有一点东汉时期的举孝廉,推举制味道的。

像在远东的胡均定,移民部长,要放在现在科举制的背景下,他能不能当上部长都是两说的。

但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就因为在南洋待过,家里有些钱让刘鹏认为他应该对远东南洋那边有些见识,也有人脉,就把汉国首次移民的使者之位,给了胡均定……

后来更是在汉国建国后,因为移民工作的原因,一跃成为了汉国的一个实权人物,哪怕在内阁职务都是由移民部副部长代理,但是没有人认为,这个功劳不会落在胡均定身上……

在加上胡均定又年轻,又能干,把移民工作搞的井井有条。

在很多人心中,等几年后赵伟退下来后,没准相位就在他和那个被刘鹏赶去铜山市的严俊当中决出……

………………………………………

“爹,我去念书了……”

第二天一大早,杜浩然对在院子里烧茶的杜老三喊了一声,便背着灰部书包,跑出了家门。

“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