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汉工业规模(3/5)

“我国首个千万吨产能钢铁厂于幽州龙江落地,据悉,这是龙江钢铁第三次大规模扩张,也将助力龙江钢铁再次超过西京钢铁,成为汉国最大的钢铁企业……”

“龙江钢铁……”

听着收音机里面的“千万吨”“龙江钢铁”几个关键词,雷玉台眼神微眯,最后发出一句:

“钢铁产能搞的这么大,以后要是基建停了,可怎么降下来啊!!”

…………

内阁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几十个部门的官员,按照座次坐在一起,而在他们面前则是最后一次主持内阁会议的朱道。

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原因,今天的朱道格外的亲和,说话间,满是回忆与愁然,甚至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朱道头上的白头发比他前段时间都多了不少。

尤其是和前一个月相比,那就更多了,给人一种“快速衰老”的感觉。

事实上早在前些年,朱道就该走了,一直拖到了现在,整整干了超过十五年。

而这背后的原因,固然有当时实在没有什么好人选,最佳人选齐成栋又因为税的问题,处于风口浪尖。

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朱道组织能力,就像刘宇私下对齐成栋说过的一句话:

“朱道,天才也!!”

是的,在刘宇眼中,朱道就是个天才,而且还是个几十上百年难遇的组织型天才。

要知道随着大汉帝国的力量持续增长,官员人数不断增加,部门数量每隔几年就要扩张一次。

单纯的那种胡均定时代七八个,十来个部门,早就结束了,目前光是掌握实权的部门都有二十个,如果算上那些没有多大权利,但也管一些事的部门,可能整个大汉帝国的部门,将会超过五十个。

这么多部门,这么多官员,想要把这些人串联起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的不说,光是让这些“各司其职”,就是很大的本事。

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阁已经准备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人员。

其中改的最狠的就是宰相,按照大汉帝国目前的情况,整个内阁将被分为宰相,执宰,部门主官三个主要核心。

其中增加的执宰,其实就是分摊了原来宰相的一部分职权,将相权的影响力削弱了至少百分之四十,实施之后,再想出现胡均定,朱道这样大权独揽的宰相,是不可能了。

到了齐成栋上来后,大汉的宰相,也就正式告别原来那种“皇帝老大,我老二”的权利状态。

宰相,已经越来越来被弱化,而与之相反的是,各部门主官与执宰的能力,却在加强。

(总共要设立九个执宰,分别对应原来的九大部门)

这其中的“功过事非”,又有谁能够说的通呢。

“各位,再过两个月,我就要退了,这退之前,主持这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朱道深感荣幸!!”

“诸位中的一部分人,和我共事超过十载,尤记得当初在一起共商中兴国事,是何等畅意!!”

“所谓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这会还是要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