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3(1/2)

先是天佑大将军听到风声,说是新立的那个澎国的女主,和陈国开战。天佑大将军就心里痒痒。

天佑大将军此时已经称帝,号称开元圣光神武天佑皇帝。这个人特别好尊号,立国时誓要起一个响亮的国号。他手下的一帮子读书人翻遍各种古籍,揪秃头发,最后取个“英”字。

英,美也,华也。才能过人曰英,德过千人曰英。

天佑皇帝是将官身,不是一字不识的大老粗,肚子里也有半袋子书包,偶尔也可以酸一两句文。见到手下呈上来的这个“英”字,大喜道:“此号般配我!”

遂定国号为英,是为英国。定都朝阳城。

英国的领地,除天佑皇帝原本的地盘,还占据原乌陵王的地盘。天佑皇帝原本纳乌陵王太妃为夫人,认乌陵王次子为义子。待局势稳定,他登基称帝,这位金氏夫人和便宜儿子,便在数日内接连“病逝”。

英国的领土比原本的天佑大将军的地盘要大得多,却又比之前的许国小。天佑皇帝皇帝耿耿于怀,一直放不下的便是原先盛公子的领地,此时尽成陈国的领土。

那里都是鱼米之乡,天然的大粮仓,天佑皇帝一提起陈国这个臭不要脸趁火打劫的,就要好一通骂娘。

此时闻听澎国要和陈国开战,他不由咋舌:“这个小娘,真是不消停。”

他此时老,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登基称帝,此生已足。只是看到澎国那感受得到的旺盛生命力,心中不由得有些微微地嫉妒。其实即便是他还年轻的时候,最大的雄心壮志也就是占据许国,都未曾想过再向外扩张。

他思来想去,觉得并不是自己不如一个女人,而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如范伯常这样的大才来辅佐他。他倒是很干脆地承认,在治国之事上,他的确是有所欠缺的。当然他也不认为澎国的安定繁荣是因为那个女人会治国,他觉得这必定都是范伯常的功劳。

他后来知道范伯常原是隐居在他的地盘里,因为兵荒马乱过不下去,才离开许国,悔得捶胸顿足:“早知大儒在侧,朕定当三顾而求!”

然而其实那时范伯常在半隐居的状态,只以字画显名。他的真才实学,还是离开天佑大将军的地盘之后,才肯展露在世人之前的。

他手下的读书人谁也不吭声。

读书人懂读书人。范伯常过不下去,宁可跑路也不去效忠天佑,自然是因为他根本看不上天佑。天佑便是去求,怕也是求不来。

也因此,这些人比天佑皇帝更肯正视竹君这个女人。范伯常背井离乡之后,游走各国,不曾停留。最后,却向一个女人称臣。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才会令范伯常甘愿俯首效忠?

抛开不解的过程部分,只看结果,谁都能看得见的,是澎国的繁荣壮大和范伯常的位高权重,名动天下。

英主与名臣,一朝相遇,便风雷云动。

虽然是个女人,却的确是……令人向往啊。

天佑治国不怎么样,打仗却很是有几分天赋。他召太子前来,与他道:“澎国和陈国的事,再去探听探听。若是真的,咱们不妨也做一回渔翁,曲城那里,不收回来,总是让我心里不舒服。”

又对太子道:“澎国那个女主,听说相貌甚美。我想着不如联个姻,只是我老,她或许看不上。我想着许她以太子妃之位。你与她生个孩子,以后英国、澎国,皆由这孩子来继承,想来她不会不动心。”

太子是他原配生的长子,年纪已经三十许,也是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的,闻言很是不高兴。倒不是因为和现任的太子妃有多深厚的感情,事实上为压制住弟弟们,他府中多位夫人,都是国中重要人的妹妹或者女儿。娶得最早的太子妃,倒叫这些后来的女子比得灰头土脸的。

太子不高兴,是因为竹生的名声不好。

“听说澎国的那个赵锋是她的入幕之宾,她一个女人领兵,不知道跟多少人有过一腿。这么大一顶绿帽子,爹你要戴就自己戴去,反正我不戴。”太子没好气地道。

天佑皇帝和他的原配是青梅竹马,原配身体不好,拼死给他生下这个长子,二十岁不到便撒手人寰。天佑后来发,有许多美人,生许多儿子,却始终最爱这个长子。从小便抱在自己的马背上,带着他行军打仗。

这个儿子也算争气,不仅长得像他,军事天赋上也很得他的遗传。旁的儿子都恭恭敬敬的给他磕头口称“父皇”,只这个儿子依然是管他叫“爹”,天佑一点也不以为忤,反而十分喜欢。

天佑闻言,起身要踹太子:“她一个女人打下邯国、丰国,这么能干的媳妇上哪找去!老子要是年轻个二十岁早就自己去娶,还轮得到你!你还敢跑,你给我站住!”

太子疾奔:“小受大走!爹你都是皇帝!注意下言行!史书上不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