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苏钢法(修)(3/4)

然而好景不长,等到第二批第三批商队归来,而刘家带回来的商品再怎么节省也卖空了,在试图收购齐国回来的商队手中货物失败,几方谈崩撕破了脸后,一个爆炸式的消息传遍了楚国上层。

“清颜”不是在王家扶持下刘氏制作出来的,而是来自齐国?!

这怎么可能?

但再不可能的事情也已经发生,买回来的东西扔吧,一则真的好用,二则是刘家要价高昂,几乎是翻了两倍的价钱卖出,他们花了钱不舍得。

在犹豫间,齐国竟也能做出这样的商品的惊叹在许多人心中响起。在一次小宴看到王家贵女仍佩着香球未改,甚至还换了新的香味肥皂后,还在摇摆的人定下了心。

没看王家都在用吗?我们用用,让齐国人为我们服务,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知不觉间,人们对齐国印象从“穷乡僻壤且常年战乱”变成了“有值得花钱的商品”,议论声中去过齐国的人总能多说几句话,他们一边嫌弃于齐国的穷酸,一边又好奇着有各种新奇东西的齐国京城。

“要是没那么远,能去看看就好了。”这样的话不止出自一个人口中。

他们期待着快些开春,让商队们早些去到齐国,用他们看不上的低端货物换回昂贵又精致的齐国护肤品。

牛力在售卖肥皂和冬日礼盒时对各家商队反复的叮嘱和强调,终于让他们在回到楚国后一次次重复夸耀自己在齐国的经历传播了出去,让齐国第一次出现的“护肤品”概念深入人心。私下里倒不是没有人对虽然已经卸了招牌关张,但也赚得盆满钵满的齐国护肤品进行研究,然而他们最多能做出来质地不太一样的口脂,其他却是毫无进展。

有人说,齐国人恐怕是拿炼丹的法子炼制的护肤品,才会如此玄妙,如此好用。

某种意义上,他们真相了。不过,炼丹头子薛瑜的注意力早都不在护肤品上了。

刚刚成功完成计算的狙击镜经过隔壁隆山训练营部分精锐的试用,千米外会有细小的偏差,比如射树杈与树的连接处最后射到了树干上之类的,但考虑到本身随着距离的增加风速温度等影响就会加大,这样的偏差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带着粗糙的显微镜成品和狙击镜,薛瑜包袱款款回到了阔别两月的京城。

离开时还是初冬,回来时却已经临近腊月。要不是进了腊月就是过年流程,礼部传回来信要求不能缺席,薛瑜恐怕连这一趟都不想跑,想快乐蹲在除了冷气氛奇好的行宫继续待着,看着完成基础知识培训后,筛选出的一部分在匠学与医学上有天分的工人们跟着医正与姜匠等人深入学习。

薛瑜也时不时去上两节课,他们有时叫她“殿下”,有时叫她“师长”,快速吸收知识的学生们的成长总是令人欣慰的,他们懂得越多,薛瑜能够握在手心的力量越稳固。

他们的学习进度一天一个样子,薛瑜的设计也一天一个状态,借着完成了的大玻璃瓶和成型的培养皿,丢给了医正几个新的研究方向,让抱着显微镜无法自拔甚至连上课都要人叫醒的医正仿佛焕发了第二春。带着辛辛苦苦搞出的试剂瓶,薛瑜做起硝.化甘油的前置酸制备实验。在回来之前,已经有了一点眉目。

一路疾行回来,包袱之类的都丢在后面马车上的薛瑜把带回来的两架显微镜分出一架让人带去给秦思,感觉好像忘了什么,但很快抛在了脑后。

加上朱雀街,已经修了三个月路的京城修路进程逐渐接近完工,只剩下一部分小路和已经开始修整夯平土地的东西城门外道路,只剩下南城门被工部卡着为了保证进出顺畅尚未开工。薛瑜一行知道了前方城门路途难行,就抛弃了更近些的城门,从南城门而入。

放眼望去,人流熙攘,进出城门洞的人数比他们离开前还多。除了人们身上的厚衣裳外,半点不像冬天,更像是气候好且不太忙的春夏时候,人也愿意出门。跟在薛瑜马后一起进城的陈关左右张望着,感叹道,“往年这时候城里除了马车和骑马的人,其他人连影子都没有,今年倒像是不怕冷了。”

“哪儿是不怕冷啊。”城门卒认得他,揣着手笑起来,“还不是因为修路,调来的人多?连往年要回县里的粮铺掌柜都说要再多待两天,免得放跑了心疼。”

京城里汇聚的不只是一家佃户,世家们众筹认领了不同的路段,调来自家庄子上的佃户做工。人来了京城修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吃住都得管着,拉动京城消费是一码事,另外一码事则是原本佃户们看不到庄园范围外的世界,京城也没什么好看的,如今许多家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猛地发现自家贵的东西别处便宜,刻在本能里的追求性价比就冒了出来。带来东西私下交换买卖,已经成为了不用说出口的小秘密。

薛瑜一行人一进城,呼朋唤友之声格外清晰,身上还裹着泥水的小孩们抱着麻布包起来的球,匆忙往西城跑去,薛瑜看着有些眼熟,“那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