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节:遥远的歌声(七)(1/5)

武器的外形轮廓之所以会变成这般模样,审美方面的原因虽有,但更多却还是与实际使用的功能相关。

这世间存在的武器有许多,但不论东西南北不论种族民族,最流行的确通常是刀剑。

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武器打击部的长度。若单纯论打击能力,刀剑类武器是始终无法与大斧相比的。

不论造价还是结构,仅用少数金属材料而杆子由木头构成的斧子,都要比剑类武器更加适应挥击的目的。因为它的重量全部聚集在头部——但这一点运用在战斗上时却并不算是好事,若是头部太重,你一击被敌人躲开,就很有可能收不回来武器进行格挡。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决定了战斧始终没有刀剑受欢迎的原因,便在于刃部的长度。

即便是丹拉索人引以为豪的双手大斧,其刃部充其量也不过24、5公分,少部分会有超过30公分,但只是孤例。如此短窄的打击部要在挥舞的时候准确命中敌人的身体难度颇高,即便是丹拉索人当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如臂指使。并且短窄的刃部无法达成有效的切割,通过贴着表面推拉利用锋刃造成伤害的方法并不可取,它只能够一再运用挥砍的方式。

刃部修长的刀剑类武器在这方面上拥有天然优势,即便只是单手剑也有长达70公分以上的切割部。无需费力以容易格挡的大角度挥砍,运用刁钻又精准的小角度贴近身体以后推拉切割便可造成可怕后果。

——因此,它首先应当是一把剑。

紧随其后的是剑本身的形制。

注重刺击的剑向着剑尖所去通常有着更为明显的缩窄。如此一来质量较为靠后,也就使得重心愈发靠近手腕所在,得以运用小幅度的力气就调准剑尖进行精准刺击。

而注重斩击的剑则要较为平缓,即便有收窄设计,也仅仅是极小的程度。

调整重心靠前会使得斩击更为有力,因此注重斩的剑。

——必当拥有较宽的刃。

第三个应当注重的要素是长度。

骑士的武装剑诚然是优秀的武器,但它只适合配合盾牌使用。单手挥舞的劈砍力道结合更短的长度,各方面都限制了它无法成为重型武器。

而在面对的敌人有能力击碎盾牌的情况之下,这种被动式的防御作用堪忧,不如干脆。

——舍弃盾牌,以双手持剑。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起,水力推动的机关连带着大锤一阵一阵地升起又落下,将炽热的钢铁捶打成型。

这里是当今整个东海岸最出色的铁匠所聚集的地方,因为陨石所带来的优质铁矿使得苏奥米尔人自很早以前就拥有比帝国人还要出色的盔甲与武器。

人口的稀少使得他们更加善于运用工程技术来解决问题,加之以附近存在的侏儒在技术方面的合作,苏奥米尔人在金属技术加工上面的能力最少要领先帝国半个世纪。

想来。

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诞生这样的武器吧。

“呲——!!”

红亮的金属条被用夹子夹住放入油槽之中,因为尺寸的缘故铁匠不得不专门制作了一个新的陶缸确保容纳。

理论上来说这是任何金属武器制作的最后一步,淬火硬化——可这一次却并非如此,在油淬之后,铁匠将其取出检查,随后放在了一旁风冷,彻底凉下来之后却又重新放回到了炉子之中。

旁边的资深学徒细心地控制着木炭覆盖在上方,待到烧至合适温度之后再度取出。接着放置到一长条形铁锅之中,锅底有少量木炭控制温度,锅内则是有一层油脂,剑刃就在其中缓慢冷却。

帝国的铁匠在制作武器时没有这第二步,苏奥米尔人称之为回火。

武器在淬火之后会硬化,但是过于坚硬的钢材会像是石头一样易碎,所以淬火时运气的成分极高。需要掌握极为合适的钢材甚至于淬火液体的温度,确保它足够坚硬不会轻易卷刃,却又不要硬得过头砍点东西就片片碎裂。

古往今来为求一把恰好处于这个平衡点的宝剑,帝国的铁匠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走火入魔者一心觉得是淬火材料的问题,甚至杀死自己妻儿放血以至亲的血液作为淬火的液体,谋求以这种特殊迷信手段获得合适的宝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