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块饼干(3/3)

可是在隋朝时期,河西走廊的人口多达上百万,显然已经达到了土地的承受极限了。

现在经过兵荒马乱,以及李唐移民之后,这里只剩下三十多万人口。

看似又有土地可以重新分配了,但是河西走廊的生态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这里干旱、低温的气候,加上贫瘠的土壤,至少要人均30亩耕地,才可以保证农户的生活水平赶上江南。

加上为了保护这里岌岌可危的生态,农业部、环保部已经在评估河西走廊的农业人口承载规模了。

估计最后整个河西走廊的耕地面积,不会超过300万亩,大概只有10万人会获得耕地。

除此之外,剩下的土地,除了无法开发的沙漠,还有祁连山等山脉的林地和草地。

将沙漠戈壁滩刨除,又叫一部分难以开发的山脉去掉,同时将靠近沙漠的草地划出。

最后整个河西走廊,只剩下大约300万亩耕地、亿亩草地。

耕地可以分配给农户,但是草地却不能随便分配,而且这个时代的牧民,养殖的牲口之中,有很大比例的山羊。

山羊有一个非常恶劣的习性,那就是刨根,它们不仅仅会吃草,还会刨草根,一旦分配草场给牧民,牧民为了经济利益,可能会大规模饲养山羊,而固定的草场,根本经不起山羊的祸害。

而且郑森也不想让牧民自由散漫的分散,这很容易形成新的游牧部落。

最好是以牧场公司的模式,将这些草场圈起来,然后建设一些大牧场,将这些牧民吸入公司之中。

反正很多牧民其实就是部落贵族的奴隶,如果一下子让他们独立去放牧,还真不是一个好办法。

河西走廊大概可以划分为24个牧区,每一个牧区500万亩草场,这些牧区并不是放牧,而是打算采用圈养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通过化肥、挑选良种牧草、喷洒水车、牧草收割机、青储技术,实现牧草的大规模生产。

让河西走廊变成一个以机械化畜牧业为核心的地区,而不是走农耕和游牧路线,不然这里的生态,迟早会出现大问题。

包括黄土高坡那一片地区,除了河套平原之外,其他地方都不适合农耕,那里只适合种植园、大牧场。

如果强行作为农田使用,后果就是越开垦,水土流失越严重,然后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后世黄土高坡变得千沟万壑,然后土地越来越贫瘠,要不是下定决心进行退耕还林,黄河泥沙是不会减少的。

之前唐菲林就计划在整个黄土高坡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将那一片区域打造成为林场、果园、牧场,成为关中平原的北方屏障。

只有规划好河西走廊、黄土高坡、河套平原、漠南草原,关中平原才可以重新变成天府之国。

不然一旦零度等温线再次南退,关中平原很快就会衰败下去。

借助各地的难民,郑森迅速调唐菲林进入关中主持民务工作,展开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利用以工代赈稳定难民。

同时白玉楼也调动了各地的陆军,加上一部分空军,对于盘踞在山林险要的抵抗势力、土匪,进行大规模的清剿。

其实这也是人革联例行方案了,占领一个地区之后,必须要做的4件事情,分别是安民、剿匪、基建、清算。

只要完成这4件事情,那这个地区基本就会被人革联完全控制。

老百姓们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然后在充足的食物下,加上公平和友善的环境,他们迅速拥戴人革联。

哪怕此时唐军可以击败人革联的军队,估计也会遭到百姓的抵抗。

毕竟两者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唐这几年为了打仗,可没有停止过征收粮食和壮丁。

哪怕是在没有人革联的时间线上,李唐占领关中之后,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关中各地在武德年间爆发过好多次农民起义,只是都被武力镇压下去而已。

毕竟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乃至之后,民这个词语,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指“乡贤”,而不是泥腿子。

在很多统治者眼中,泥腿子根本不能算人,只是生产工具、炮灰、私人财产。

老百姓心里面还是有一杆秤的,至少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会一辈子记在心里面。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李孝恭这种以民为壑的行为,会被封建文人谴责。

实际上并不会,甚至他会被塑造成为一个英雄,在封建文人的春秋笔法下,只会这样记载:

武德三年,六月,髡贼大侵关陇、巴蜀、晋地,赵郡王孝恭独守长安,行坚壁清野之策,大阻髡贼入侵之势,其后髡贼借巨炮之力,长安城遂破,孝恭殉国,髡贼大肆屠戮关中百姓,以至十室九空。

如果人革联最后被李唐反攻倒算,那这就是唐史的记录。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