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兵围奉行所!敢抓橘大人?反了你!【5300】(3/4)

京都町奉行能势良弼挺着他那肥硕的大肚子,在枪持、供侍、草履取、挟箱持等随从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向奉行所外。

途中,他碰上一个巡街归来的定町回同心。

眼见顶头上司来了,同心立即殷勤地行礼、打招呼:

“能势大人!贵安!您这是要上哪儿去?”

“哈哈哈哈!我要去找长门大人喝酒!”

说着,能势良弼比了个喝酒的动作。

长门大人——即现任的京都所司代:稻叶正邦。

稻叶正邦官拜“长门守”(从五位下),故称“长门大人”。

江户时代有两套官职体系。

一套是江户幕府的官职体系,另一套则是京都朝廷的官职体系。

二者的最大区别,便是前者无品级,后者有品级;前者是名副其实的官职,后者基本就一头衔。

幕府的官职是没有品级的,老中、若年寄、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等职位虽有明确的上下级之分,但不会用“X品”来具体地表现出来。

朝廷的官职便有一品、二品、三品、直至九品的区别,不论是官职名称还是官职的具体职能,都保留了奈良、平安时代的风格,即保留了浓重的唐风。

像什么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中纳言,都是典型的唐风名称。

自打源赖朝于1192年建立日本的第一个幕府以来,京都朝廷的地位始终受到打压,连带着他的官职的含金量也跟着不断走低。

早在战国时代,京都朝廷的官职就已基本沦为近似爵位的荣誉称号。

到了而今的江户时代,只要是藩国大名,基本都会受封与其地位相称的朝廷官职,基本都是“XX守”。

这些“XX守”的正式名称是“国司”,即该国的地方官,总管该国的行政、司法、警备等一切政务。

这里的“国”乃日本的古地名,日本的分国制起于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

江户时代的藩国大名们所拜领的朝廷官职,基本都是朝廷乱封的,除了“身份越显赫的人,所受封的官职品级越高”之外,并无具体的规律。

比如松平容保——他明明是镇守东北地区的会津藩家督,可他所受封的朝廷官职却是“左近卫权中将”与“肥后守”。

左近卫权中将是朝廷的中央官,故暂且不论它,但肥后可是位处西南方向的九州岛上,与会津藩的所在地是一南一北。

会津藩与肥后基本就是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有个基巴关系。

按照日本的传统旧俗,有朝廷官职在身的人,以其朝廷官名相称。

因此,对松平容保的最正式、最隆重的称呼,就是“肥后大人”或“会津中将”。

同理,对稻叶正邦的最正式、最隆重的称呼,便是“长门大人”。

京都所司代乃幕府在京都的代表,负责幕府与朝廷的交涉,向朝廷传递幕府的指示;同时亦监察朝廷、公家贵族和关西地区各大名的举措,并将各地大名送呈天皇的公文先送交幕府审查。

此外,京都所司代也负责京都治安、裁决近畿地区的诉讼和管理京都、伏见、奈良各地的町奉行。

所谓的“位高权重”,不外如是。

出于京都所司代的权能实在过高的缘故,此职从不轻易地假手于人,一般只从领地三万石以上的谱代大名中选任。

稻叶正邦便是山城国淀藩第十二代藩主。

自打幕府设立“京都守护职”一职以来,京都所司代和京都町奉行便被逐渐地边缘化。

眼下又来了一个京畿镇抚使,这二职的权能想必定会被进一步地分割。

对此,稻叶正邦和能势良弼倒是乐见其成。

每天小酒喝着、艺妓抱着、工资拿着,多快活呀?

那些烦心事,就交给京畿镇抚使和京都守护职去操心吧!

道别了同心,能势良弼继续朝大门方向径直前进。

他的前脚刚跨出京都奉行所的门槛,后脚便似有所感地扭头望向左手边的街角。

“嗯?什么动静?”

少顷,街角尽头涌现“沸腾”的“黑线”,像极了疯狂涨高的浪涛。

能势良弼用力眨眼,定睛望去,总算是看清了这条“黑线”的真身——一位位威风凛凛的军士。

上百名军士气势汹汹、有如海啸一般径直地朝京都奉行所拍来!

仅弹指的功夫,军士们便将京都奉行所团团包围,把能势良弼等人堵在了门内。

锦衣玉食了大半辈子、碌碌无能的能势良弼,哪儿见过这种阵仗?

吓得面无人色的他,勉力地强打精神,故作镇静地急声问道:

“你你你、你们是什么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