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所谓烧穿是怎么实现的(2/4)

随着这个声音,嗖的一下子,发射井盖上,那个圆形的挡板飞了出来。

发射筒内部必须是密封的,这样才能让导弹在海上能保证良好,避免被潮气和盐分腐蚀,但是在发射的时候,又不能有东西挡着,所以,发射筒的顶部盖子,也是有讲究的。

红旗九那样冷发射的导弹,盖子是个易碎盖,直接密封好,导弹发射的时候,弹头把这个盖子顶起来就行了,这样导弹弹出去的瞬间,可以看到无数碎片横飞的场景。

而鹰击-18是热发射,这个盖子要提前扔掉,不过,随着扔掉盖子,发射也马上开始!

“发射!”

随着一声令下,发射筒口里冒出来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向上升腾。刚刚的那个白色的挡板嗖的一下子就被吹得没影了。

等等,火焰怎么是从发射筒冒出来的?火焰不是该走专门的尾焰导流槽吗?

那是西方的MK41的设计方案,红旗-16的热发射用的也是这种方式,但是,到了850毫米的通用垂发上,就去掉了这种结构,用了东方独创的同心筒冷热共架垂发系统!

有些导弹是冷发射的,不需要尾焰导流槽,如果全部装上就是一种浪费,但是热发射的导弹也需要这个东西,于是就发明出来了这种同心筒方案。

如果是冷发射,那导弹的直径就能做到850毫米,最大限度地利用垂发的尺寸优势,如果是热发射,那导弹的直径就要小一些,里面放两个套着的圆筒,两个圆筒之间的间隙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排导的尾焰导流槽。

东方的热发射是全球独一份的,自己产生的热量自己释放,自己约的那啥自己含泪……保证不影响别人。

从外面看,发射筒里面火光冲天,从里面看,还是完好的,不会受到火焰的影响,随着火焰升腾,乳白色的导弹也开始缓缓离开发射筒。

导弹从发射筒里出来了,外面裹着火焰,看上去就像是浴火重生一样!导弹很快就离开了火焰,继续向上飞,等到导弹完全离开甲板,下面的火焰消失,导弹尾部拖着火焰,继续向上爬升,然后转向,俯冲,展开弹翼,开始了漫长的巡航之旅。

甲板上依旧笼罩着浓烟,只不过这些烟雾已经不是黑色的,而是一种淡黄色,说明了导弹使用的推进剂技术又进步了一大截。

“真是太壮观了!”杨大伟兴奋地说道:“可惜不能公布出去,否则,让全世界都看看我们东方的先进武器,一定会让某些人睡不着觉的。”

“现在还不方便展示,过于先进啊。”秦涛感慨了一句,目光望向导弹消失的方向。

用肉眼看不到了,但是,在舰桥的作战指挥系统的屏幕上,那个亮点一直存在,背景是地图,地图上有一条红色的理论航线和一条绿色的实际航线,绿色的不断向前延伸,和红色的重合。

看着那背景上的地图,秦涛好奇地问了一句:“走中间?”

“嗯,走中间,上级选定的。”

“雷达发现,导弹航线东方有强烈电磁辐射源。”就在此时,雷达兵大声地喊道。

舰桥里的气氛瞬间就紧张起来了,怎么办?

“报告,我们可以调整舰载雷达,将所有波束照射过去,争取烧穿他们!”

“报告,我们距离不够,应该全速航行,靠近过去。”

众人纷纷请战。

“呼叫支援。”李平凡说道:“呼叫歼十五D。”

在海军的装备序列里,歼十五意义重大,毕竟是第一款固定翼舰载机,还是重型机,哪怕就算是到了现在,这款飞机依旧是装备数量最多的舰载机,001和002航母上各有几十架。

不过,由于隐身机的潮流太猛,所以,歼十五很快就处于尴尬境地,毕竟它没有隐身性,所以,海军后期采购的主要是隐身的歼三十二,现在又开始采购歼二十舰载款,歼十五的订单已经很少了。

所以,歼十五也没有经过改进,没有B型和C型,那怎么就蹦出个D型来?

这个可不是英文字母,这个是汉语拼音,它是电子战型的电的首字母,歼十五D,就是海军最重要的电子战机!

以前的时候,被某些家伙的电子战机搞得焦头烂额,现在,海军也有自己的电子战机,也可以让别人吃点苦头,知道咱们的厉害!

一架顶着大盘子的飞机飞行在天空中,狭小的机舱里只能容纳下三个人,此时,他们看着前面的雷达屏幕,嘴里讨论着其他事情。

“基地的酒吧来了几个洋妞,等下去了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