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扬帆起航(2/3)

赵久当即大喜,虽然这个风车和现代风力发电千差万别,但是总算走出了第一步,而且赵久可不是仅仅想干点农活,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荷兰大风车。

十六世纪,在荷兰的商业世界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工地加工,而巧了,赵官家想造船建港,也离不开这项伟大的发明。毕竟你造船不需要龙骨啊、不需要桅杆啊?于是他紧急召集了匠人和各地河工,当成科学家一样供着,天天逼着钻研,终于在年初搞了个观感一般实用还行的试验品出来,赵官家大喜,当即给人封官奖励。

而与此同时,海船的建造也在张老财的孜孜以求下,取得很大的进展。总所周知,张齐王做买卖的本事比打仗还出名,而这工欲毕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做海贸,张俊自然对船舶这一紧俏物资看的很紧,毕竟高丽日本才多大的市场啊,官家说得对,安南、交趾甚至是远方的香料岛才是最终的目的地。

原本右军所有的海船都是靖康之变后破坏严重修复的,船形下侧如刃,便于破浪,船上设备齐全,抛泊、驾驶、起碇、转帆和测深等方面虽也一应俱全,但有些细微的诧异会在海上出现问题。张俊这些年一边靠着海贸发财,一边也在不断改进,金国投降后大批工匠被放回,海运文件也得以重归大宋,他更是如获至宝,努力三年,终于告诉官家远航已经没有问题,只是登州还是水位太浅,准备来天津看看。

杨沂中何其乖觉,一看二位要交流点核心的,立马守在殿门口当了门神,还尽职尽责地要了两份午饭来。

说到这个,张浚眉飞色舞,道:“官家,臣虽然没去过什么香料岛,但据您画的地图,也无非就是流求(今台窝湾)以南嘛,只要能顺着季风不断补给,臣自然有信心。如今我部的大船主桅杆高十宋丈,前桅杆高八宋丈,共能够装帆110幅,正风用帆,只要海上稍偏则用利篷。而且船长长十馀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货物千斤。据一些老匠人讲,还能继续改进,只是臣等不得了先请您过目。”

赵官家看他说的头头是道,想来张俊是不会对发财的事马虎的,吃了几口红烧肉,喝些茅根水,玩笑道:“你可得保证这是商船,若叫李宝发现能用来作战,跟朕哭着喊着要,就凭你上次纵容底下人把来州和密州的军需库存被掏空后,李宝到底没和御营右军火并,朕也不好在偏袒你了。”这位同志太了解了,该敲打的时候还是要敲打。

这说的是建炎七年灭西夏后的事,张俊只有讪讪,也饭也不敢吃了,毕竟这事他确实不占理,早知道海外远航这么赚钱还那么需要海军保护,他当初也不会这么挤兑人家李宝啊,弄得尴尬了好一阵呢,还是许诺北伐时候会配合才算过去。

当然,北伐时岳飞没看上他那战斗力,放弃了海军,他也没办法,只能争取了海上去往辽东给高丽施压的机会,也算诚实守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