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问道终南(5/5)

“切断探马,袭击辎重,刺杀蒙古官员或驻军将领等,也在各处宣扬铁木真的真正死因,总之无所不用其极,此路旨在乱敌军心。”

“第四路,是驻扎在河东北路的‘敦武’军,分出两万人即可,跟在完颜康的背后收地盘。”

“初期不要贪多,拿下河东南路,达到全取河东的目的,‘敦武’军就算完成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盯着西夏战局。”

“第五路,则是咱们的‘靖难’军,等机会差不多了,要么蒙古军损失过重,要么也已成疲惫之军。”

“‘靖难’军就可以北渡黄河,到河北去赶羊了,最少也要将蒙古人赶回中都去,让他们两三年内无力南下。”

“而此时,正是围歼金国的最好时候,‘靖难’军从北边,‘岳家’军从西边,‘忠顺’军从西南,而殿下亲率一军北上。”

“大宋一举投入二十万以上的兵力,而金国却连半壁都没有了,一年之内即可覆灭之。”

薛极侃侃而谈,将金国、蒙古和大宋,几方动向都算计在内。

大宋的兵力调动就在二十万以上,金国和蒙古军也都有十几万,耗时至少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啊。

“薛尚书眼光高远,本王佩服,不过战场之事瞬间万变,我们也未必能算的准确。”

“而西夏的局势,高丽的局势,甚至大宋的内部局势,都可能对此次大战造成致命一击,我等还是步步为营的好。”

大致方针已定,郭默就连夜进宫,将他们讨论的结果,详细地讲给官家赵扩听。

“默儿,此举非同小可,一旦发动了,那就是要调动二十万以上的大军啊,几乎是堵上了大宋的国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

赵扩说的有些谨慎,但是眼睛里的光,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赵扩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当年的“开禧北伐”,倾注了自己多少心血,却换来他半生的无耐和屈辱。

如今,自己的儿子面对的不仅仅有金国人,还有更加强大的蒙古人。

“默儿,你放心去做吧,爹爹就替你守好后方,谁胆敢在后方使绊子,老子也是会杀人的!”

是啊,现在的赵扩,有说这句狠话的实力。

这四年来,赵扩也在坚持不懈地锻炼,不敢说能上阵杀敌,至少也算是身强体健了。

“皇城司”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而临安城的防务,妥妥的四万禁军,都是由“敦武”军训练过的,也有绝对的忠诚。

逼急了,不管不顾的,何人不可杀?

在赵扩的记忆里,过去几十年,自己用“朕”这个词,加起来都没有这两年用的多。

不是他飘了,爱显摆了,而是作为一位官家的自信和权威又回来了。

次日,程珌就跟金国使团达成协议,在熙秦路、庆元路、京兆府路等十来个州府的金兵,可自愿选择离开。

兵器、战马等可随身携带,粮草只能带够五日之用的。

因为基本上五天之内,都可以进入金国境内,真遇到出现军粮短缺的,由大宋当地政府负责无偿筹措。

同时,命令“靖难”军三万人,在金军彻底离开之后,进驻上述州府。

洛阳秋闱考出来那批人派上用场了,除去各州府的知州、知府由吏部统一安排,其他的中下级职位,就以燕王府的名义任命了。

因为,这批人已经在河南府、汝州等地“实习”了大半年,整个行事作风,已经脱离了大宋现有的不正之风。

“靖难”军接管之后,就地征兵两万,以老带新进行训练。

反正离“靖难”军参与河北之战,至少也得半年以上的时间,且等着别人先打着吧。

郭默也没闲着,在“忠顺”军、“岳家”军、“靖难”军之间不断地巡视。

北方的战场打得如火如荼,郭仲元带着拼凑起来的七万金兵,硬撼八万蒙古铁骑。

没错,郭仲元只有七万人,也就是说在“自愿”的原则下,只有一半金兵选择离开。

剩下的一半金兵,在“靖难”军招兵之时,摇身一变,成为了“靖难”军的一员。

而蒙古的八万铁骑,也有很大的水分。

其中四万多是高丽的仆从军,蒙古人是不可能将占领的地盘,让这些仆从军去驻守,他们都被带到了前线做炮灰。

而完颜康也不孚众望,令移剌蒲阿将军,率领他的三万“忠义”军,席卷了蒙古人占领的金国疆土。

一时之间,河北的十几个州府,金国和蒙古各投入十几万兵力,两方势力跨州连府、犬牙交错。

而就在这个时候,郭默则在李莫愁的陪同下,来到了临洮府的鄠县。

“来到了我的地盘,你不进去坐坐吗?”

李莫愁难得跟郭默开个玩笑。

“不了,你还是先回去看看吧,也离开这么久了,她们一老一小在,多买些东西带回去。”

“我直接上山了,当年的一次邀请,居然推迟了将近七年之久.”

(本章完)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