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2/5)

这种种一切无不表明,眼前的燕王郭默,完全是一副开国明君的架势啊?

可是,他只是一个藩王而已,虽然被大宋官家赐予了「赵昊」的名字,本身却是姓郭的,这样的人能最终登顶吗?

想到这里,耶律楚材再看向郭默的时候,眼神中居然露出了「同情」的目光,内心里更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来,燕王殿下雄才大略,在下是说不过您了,就借花献佛敬您一杯,这「英雄醉」在汴梁可是卖到两百两银子一坛,还是有价无市的。」

既然暂时想不到应对之策,耶律楚材索性暂时不去考虑。

燕王殿下不是已经让程尚书给汴梁开出条件了?

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阳城多等上几日,耶律楚材也想看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不过,耶律楚材的心里却完全没有底。

不说现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常年,三十万石粮食,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从洛阳到汴梁,四百来里的路程,又是一路官道,真骑上快马那是旦夕可至。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也是在一日之后,就到了汴梁城。

一听洛阳来了使者,大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急忙在龙德宫里,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议应当如何应对此事

大金国从建国之日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朝中最顶尖那一批官员,大多数都是姓完颜的。

就像现在,能站在龙德宫里的,诸如完颜赛不、完颜白撒、完颜世鲁等。

「诸卿,听说大宋燕王派的使者,已经住进了驿馆,不知各位是一个什么章程?」

耶律楚材不在,完颜守绪正好还有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师安石无疑是这几人中,智谋比较出众之人。

「陛下,耶律晋卿才出使洛阳四天,对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可见我等的谋划早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可惜,大势不在我等,以老臣之见,大宋的燕王殿下,必然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早见晚见都是见,还不如直接招进宫来,当着众臣的面就此事谈论清楚。如果拖延下去,反而对我大金不利。」

这师安石所言,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

多拖延几天,大金国的旱情就严重几天,再跟大宋谈交易的时候,就更处于被动的地步。

其他几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完颜守绪就下诏,将洛阳来的使者,请到了龙德宫。

因为郭默给出的条件非常明确,与其说是派了一名使者,不如说就是派了个信使,都没有谈判的任务。

同意,双方就开始交易,不同意,那就再等等。

使者递交的礼部条文,是老程珌亲自书写的,完全就是郭默的意思,落款加盖了礼部和燕王府的印章。

「燕王殿下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还请贵使在驿馆稍待,朕同众臣商量之后,再给予燕王答复。」

看到对方来使的模样,完颜守绪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还想着怎样去应对对方的使者,没想到完全就是一个送信的。

「众卿,大宋燕王已经开出条件了,诸位以为如何啊?」

条文中的内容很简单,大宋愿意接纳金国所有的饥民,并免费送出三十万石粮食,要想购买则另算。

金国割让整个许州,并将耶律楚材送给大宋,在燕王帐下为臣,出任许州知州。

这个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什么狮子大开口。

许州,现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由于「岳家军」主力驻扎在汝州城,许州的金国百姓大多东迁,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

金国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得到粮食,和遣散饥民,在这个条文里都包含了,而且是两者都达成了。

真这样实施了,金国不仅甩掉了饥民的包袱,避免了动荡产生的隐患,又得到了三十万石粮食。

一石粮食省点儿吃,够一个成年人吃三个月的,这三十万石粮食,够他的十万金军大半年的消耗,这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可是,得到这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整个许州和耶律楚材。

许州还好说,现在看来那个地方也就是个鸡肋,反正没有了许州,无非是防御的阵线再向东移一些。

可是,没想到对方却要用耶律楚材去交换,更刺眼的是,在条文中明确写着「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取耶律楚材!」

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多么不容拒绝!

不仅是完颜守绪,就连龙德宫中其他几位金国重臣看了,一个个牙根都痒痒,不是恨的,是酸的。

大臣们恨不得把耶律楚材的名字换成自己,不是想背叛大金,那是赤裸裸的羡慕啊。

完颜守绪也羡慕,羡慕郭默的财大气粗,羡慕郭默的豪迈大气。

同样是当首领的,对方还只是一个王爷而已,自己却是堂堂的大金皇帝呢,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完颜守绪甚至在想,如果他

和郭默易地而处,自己是否愿意在粮价飞涨的今天,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去换一个耶律楚材呢?

完颜白撒看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低眉不语,就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末将以为可以答应对方,其实咱们就是用了一个没用的许州,换了对方三十万石粮食,还能甩掉那些饥民。」

「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末将都觉得对方的燕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交易条件?」

完颜白撒是从关中撤回来的,在他这样的宗室武将眼里,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多读了几本书的文人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