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宋易储(4/4)

大庆殿里的气氛,却由刚才的群情激奋,变得像被泼了一盘冷水一般,一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老臣敢问官家,这份军报来自何处?」

「来自洛阳燕王府——」

「老臣再问官家,‘忠顺军,远征大理,是何人所派?」

「是洛阳的燕王所派——」

「老臣三问官家,大理除国,现在以及今后所行之策,出自何人之手?」

「出自燕王郭默之手——」

「哈哈,那老臣最后问官家,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明明就是燕王一手策划主导的,连实施之将都积功封侯,真正的主帅却被您忘之脑后,对燕王殿下而言,何其不公也!」

老赵扩和史弥远,就像两只斗志昂扬的斗鸡一般,在这大庆殿上,在满朝文武的瞩目之下,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哈哈,史相既然认为燕王该来领这个‘灭国之功,,那么史相觉得朕该给他什么样的奖赏,才能配得上他这份功劳呢?」

赵扩不怒反笑,居然正襟危坐,向史弥远请教了起来。

在一旁站着的吏部尚书薛极,微微地闭上了双眼,他不敢或者说不忍再看下去了,他怕自己禁不住想出班劝阻史弥远。

毕竟几十年的相处,那些年,史弥远对他也算言听计从,两人一起也有很多相得的时光。

他知道官家赵扩正在循循善诱,他也知道史弥远马上就有可能,说出来他再也无法回头

的话。

对峙了这么多年,今日一切都要大结局了吗?

老薛极闭着眼睛,他不想亲眼看到那一幕,他突然想到了远在洛阳的燕王郭默,或者应当叫他赵昊。

更是想到了那里的赵汝述和老程珌,同为燕王府所谓的「功勋四老」,薛极也很喜欢这个称号,此时却有些羡慕赵汝述和程珌。

「启禀官家,为官家计,为天下万民计,为大宋江山万万年计,老臣史弥远恳请官家,改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

史弥远朗声道,几乎每一个字,都是直接从丹田里喊出来的。

说完之后,史弥远竟然郑重地走出班位,来到大庆殿中央,撩袍服双膝拜倒,身体前倾、以头触地。

「恳请官家,改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史相他?——」

「哎,还是说出来了......」

「住口,史相,你为何出此狂悖之言?他郭默取得了功劳,自有朝廷的法度奖赏于他。」

「今日在这大庆殿上,你史弥远居然出此无君无父之言,你置朝廷法度于何地?你置我皇家脸面于何地?你又置官家于何地?」

「父皇,您要为儿臣做主啊,速速让人拿下史弥远这个乱臣贼子啊——」

别人没有反驳,站在史弥远正对面的太子赵竑直接就发飙了,连史弥远的名字都叫了出来,还直接斥责为「乱臣贼子」。

也是,如果让郭默当了太子,那又置他赵竑于何地呢?….

大庆殿上,除了太子赵竑的哭诉,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连那些身披朱紫,站在最前边那些各部尚书们,也静默不语。

难道堂堂大宋朝,就没有一个正直敢言之人了吗?

「史相,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龙椅上,传来赵扩的声音,仿佛是从天上飘下来的。

「老臣知道。」

「史相,你这样说可有私心?朕记得郭默是你的干女婿,而你的义女如今也怀了身孕。」

「老臣一心为了大宋,燕王能为王储,必能横扫寰宇,一统华夏,功绩远超太祖。」

「史相,你我君臣多年,想当年如果没有史相的鼎力相助,朕可能就早死多时了,难道今日你把当年对朕的扶持,转嫁到郭默的身上了吗?」

「官家,老臣绝无私心,当年扶持官家是为了大宋,今日力挺燕王也是为了大宋!」

好嘛,这二老又飙上演技了!

不知道内情的,还真以为史弥远是一位千古的诤臣呢。

「史相,你可知道,燕王虽然也叫我一声‘父皇,,可是他的名字叫做‘郭默,。」

「官家,您封他为燕王,赐名‘赵昊,,又名列宗正寺,在礼法上,他就是官家的子嗣。」

「再看燕王的功绩,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开疆扩土,无论是南天大理,还是西夏边陲。」

「就算是太祖当年耿耿于怀的幽云十六州,燕王也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全入大宋版图,指日可待。」

「如此雄才大略之人,您不立他为太子,而立了赵竑这样的碌碌无为之人,实在天理难容啊——」

这个时候,官家赵扩居然从龙椅上站起,踱步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直到跪拜在地的史弥远跟前。

赵扩又伸出双手,亲自将史弥远搀扶了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

百官都傻眼了,史弥远的心里也糊涂了。

他仿佛感觉到一丝不妙,却说不上来这是为什么

,只是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每次发生大事之前,他都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好,史相不愧是朕的史相,敢言他人不敢言之语,既然如此,朕也不能让史相一人专美于前。」

「拟诏——罢黜赵竑太子之位,贬为河南王。」

「立燕王赵昊,为我大宋太子,钦此——」

徒己